非糧生物燃料蓄勢待發
國際油價飆升,尋找可再生替代燃料迫切。生物燃料的開發在糧食安全的警示下有所節制。
清華大學開發的甜高粱乙醇生產新技術和設備達到國際先過水平。該工藝使甜高粱發酵乙醇時間從傳統發酵的3天縮短到44小時,糖醇轉化
率高達95%。據介紹,甜高粱是非糧作物,能在含鹽量0.5%以下的鹽堿地上獲得較高產量,因此不屬“與人類爭糧”的范圍。它將成為我國新
一代理想能源作物,并帶動農民增收。
另外,由山東泉興礦業集團有限公司、天津海文工業工程研究所等共同開發成功的分子并合生物液體燃料,也已通過認證。
摘自《中國電力報》2008年07月14日